帮你快速找医生

“人工骨”为骨移植患者带来新希望

2018年07月10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媒体报道

上海商报2012年3月31日(王雅君) 创伤、骨病、肿瘤等导致的骨缺损,现在有了“人工骨”修复技术,为骨移植患者带来新希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移植技术和人工骨改良取得突破性成果,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外科董健

  据统计,我国每年骨科手术超过150万台,但实际上需要做骨移植的患者超过350万人。骨移植中,成骨修复是几乎所有骨科手术的关键技术,也是直接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对于大段骨缺损患者,骨修复技术的提高或将使患者躲过多次手术,甚至是截肢的厄运。
  目前,骨移植来源为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均存在较大弊病,如两次手术、取骨量限制、传播疾病、成骨活性低下等。因此,目前一些骨缺损、骨坏死的治疗效果尚很不理想,如大段皮质骨缺损,常造成肢体残疾和严重功能障碍;而由创伤、激素等引起的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致残率极高,目前的治疗方法均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山医院骨科董健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其“骨缺损坏死修复的关键基础技术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在提高骨移植修复及人工骨成骨效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
  该研究证实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成骨诱导因子、可吸收的“多孔人工骨”修复骨缺损,为β磷酸三钙治疗骨缺损走向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人工骨由不可吸收到可吸收的转变;构建了富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 “生物人工骨”;利用人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目前,其中一些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大规模实施,在国际上成为主流。
  由于骨愈合机制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还改良了各种植骨及骨移植技术,改善手术方案,用以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脊柱肿瘤,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